水产品和畜禽肉是我们平时大批量、高频率购买的食品种类之一,但水产品和畜禽肉在养殖、屠宰、运输、销售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污染。 ,甚至寄生虫,所以这类食品安全问题也特别值得关注。 6月16日,市疾控中心就“如何确保日常生活中水产品和畜禽肉消费安全”进行指导。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,广大市民首先要注意的是,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水产品、畜禽肉等食品原料。购买时分开袋子或戴手套,避免接触购物篮中的蔬菜、水果和熟食,回家后及时处理。水产品和畜禽肉易携带各种病毒、病原菌,甚至寄生虫。当熟食或即食食品与它们接触时,可能会发生交叉污染。因此,应使用专用刀具、砧板和容器,并及时用完。彻底清洗。将生熟食品、肉类和蔬菜分开是安全的选择。此外,公众在烹调和处理水产品和畜禽肉之前、期间和之后,在接触其他食品和器具之前,应彻底洗手。例如,接触水产品和畜禽肉后,注意用肥皂洗手;避免在未洗手的情况下触摸眼睛、鼻子和嘴巴。处理熟食前、如厕后和进食前要洗手。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指出,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“食品安全五要点”之一就是要彻底煮熟,也就是食品中心的温度要达到70摄氏度以上.大多数细菌和病毒, 寄生虫对高温很敏感。在这个温度下,蛋白质会变性和凝固,细菌、病毒和寄生虫大部分会死亡。尽量少吃生水产品,如三文鱼、北极贝、蛤蜊等,食用前可适当加热。最后,“隔离制”和“公筷公勺”的使用,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和细菌通过食物传播,避免交叉感染,防止疾病进入口腔。因此,请广大市民积极使用“公筷公勺”或采取“分开制”,形成健康文明的良好饮食习惯。来源:牡丹江新闻网